更新時間:2022-07-02 10:38:00 來源:大牛教育成考網 點擊量:
大牛教育成考網考前學習班為考生們帶來有關成考專升本醫(yī)學綜合考試中有關“鉀的異常”這一考點的相關說明
人體內鉀的分布98%在細胞內,細胞外液中鉀量較少,血清鉀正常值為3.5~5.5mmol/L,但生理作用非常重要。鉀的異常分為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,以低血鉀為常見。
(一)低鉀血癥
血清鉀低于3.5mmol/L時,稱為低鉀血癥。
1.病因
(1)攝入不足:如手術后長期禁食,補鉀又不夠,而腎臟排鉀并不減少。
(2)損失過多:如頻繁嘔吐,長期胃腸道吸引,胃腸道瘺等,都會丟失大量鉀離子。長期應用皮質激索或應用大量利尿劑后,尿鉀排出過多,也可造成缺鉀。此外,堿中毒時H+濃度降低,腎小管分泌H+減少,敝K+、Na+交換占優(yōu)勢,K+排出增加可引起低鉀。
(3)分布異常:當葡萄糖合成糖原時,鉀離子也隨之轉入細胞內。靜脈輸入大量葡萄糖液,尤其是與胰島素合用.而未補充鉀鹽者,血鉀濃度可能降低。
2.臨床表現鉀與能量代謝關系密切,缺少時將引起神經一肌肉應激性降低和心功能障礙。最早表現為肌無力,一般先出現四肢肌軟弱無力,以后延及軀干和呼吸肌;有時可有吞咽困難。更后可有軟癱、踺反射減退或消失;病人可有腹脹(胃腸平滑肌麻痹);心臟受累可有第一心音低鈍,心律失常、出現異位興奮灶,心電圖早期T波變平或倒置,繼而S~T段降低、QT間期延長,若發(fā)現U波,則有確診價值;病人表情淡漠、定向力喪失,重者昏迷;低血鉀時,因K+由細胞內代償性移出細胞外,而H+則進入細胞內,故常合并堿中毒;另一方面為了保存K+,腎主要以H+換Na+,又可出現反常性酸性尿。
3.診斷
(1)可有吞咽困難,以致發(fā)生嗆咳。腱反射減退或消失。
(2)消化道表現,病人有口苦、惡心、嘔吐、腹脹、便秘和腸麻痹等癥狀。
(3)心電圖改變?yōu)樵缙诔霈FT波降低或倒置,隨后出現ST段降低、QT間期延長和U波。但不能單純依賴心電圖改變來判定有無低鉀血癥的存在,病人不一定出現心電圖改變。
(4)可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作出低鉀血癥的診斷。一般不宜等待心電圖顯示出典型改變后,才肯定診斷。血清鉀測定常有降低。
4.治療積極處理引起低鉀血癥的病因,同時積極補鉀。臨床上判斷缺鉀的程度很難,通常是采取分次補鉀,邊治療邊觀察的方法。能口服的患者首先考慮口服補鉀,但外科病人常無法口服鉀劑,多需經靜脈補給。每日補鉀量為3~6g。靜脈補充鉀有濃度及速度的限制,每升輸液中含氯化鉀量不宜超過3g,溶液應緩慢滴注,輸入量應控制在1.5g/h以下。休克病人,應先輸給晶體液及膠體液盡快恢復血容量,待尿量超過40ml/h后,再靜脈補鉀。
(二)高鉀血癥
血清鉀超過5.5mmol/L時,即稱高鉀血癥。
1.常見原因有
(1)進入體內(或血液內)的鉀量太多,如口服或靜脈輸入氯化鉀過多以及大量輸入保存期較久的庫血等;
(2)腎排鉀功能減退,如急慢性腎衰以及應用保鉀利尿劑如安體舒通、氨苯喋啶等;
(3)細胞內鉀的移出,如溶血、組織損傷以及酸中毒等。
2.臨床表現
高血鉀對神經肌肉和心血管的毒害較低血鉀嚴重,臨床表現有:
(1)四肢乏力,重者軟癱(先軀干后肢體)、呼吸肌麻痹而窒息;
(2)刺激神經末梢,導致血管收縮,引起類似缺血的癥狀,如全身麻木感、手指蒼白及厥冷等;
(3)心跳弱慢而不規(guī)則(傳導阻滯),心肌可能停搏于舒張期而突然死亡。
3.治療
高鉀血癥有心搏驟停的危險,故應提高心肌的應激性以對抗心律失常。緊急處理應禁鉀、降鉀、抗鉀、排鉀、抗酸、抑制迷走神經(用阿托品)消除傳導阻滯。
(1)抗心律失常:10%葡萄糖酸鈣20ml靜注。鈣鉀拮抗、緩解鉀離子對心肌的毒害,提高心肌應激性。必要時重復給藥。
(2)降低血清K+濃度
①使K+暫轉入細胞內:a注射5%NaHC03250ml;b25~50%GS100~200ml,按4g糖加入1u胰島素、靜脈滴注,3~4小時后重復給藥;c以10%葡萄糖酸鈣或5êCl210ml緩慢靜注,必要時重復使用。
②應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每日口服4次,每次15g。同時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導瀉。
③透析療法: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。臨床上常用血液透析。
標簽:
下一篇:成考專科英語難用的whose講解
Copyright © 大牛教育成考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16435號 全國免費咨詢電話:400-877-8003
廣州市天河區(qū)五山路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科技園金華園區(qū)3樓C323-326室(總部)
此網站信息最終解釋權屬于廣州天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聲明:本站為廣州成考民間交流網站,成人高考動態(tài)請各位考生以省教育考試院、各市成考辦通知為準。